查看原文
其他

上百年历史,规模宏大!深圳这些“豪宅”你见过吗→

王昌武 深圳博物馆 2022-09-25




寻足迹追历史


深圳记忆


坪山“坑梓黄”及其客家围

坪山,地处深圳东北部,是深圳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,也是深圳客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。坑梓黄氏(俗称“坑梓黄”)为坪山重要的客家大族、望族,他们聚族而居,300多年间在坑梓一带繁衍生息,先后建成了30多座颇具规模的客家围。从一世祖到现在的发展脉络,全部可以在这些围屋中找到,为研究“坑梓黄”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宗族发展样本。


“坑梓黄”宗族源流


“坑梓黄”一世祖为朝轩公(公元1586-1656年),祖籍梅州兴宁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重修《黄氏族谱》记载,明天启六年(公元1626年),寇乱灾变,朝轩、德轩、俊轩徙居归善白马(今惠州市惠东县白盆珠镇白马村)。明崇祯三年(公元1630年),盗贼四起,劫掳妨农,归善大饥,朝轩雅号施药,随处行医,徙居新安沙坪。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抄录《黄氏族谱》及相关碑刻记载,黄朝轩先迁居坪山高寨子,后又迁江边村择居立业,建祠创厦,被尊称为“江边老祖”,是现今坪山、坑梓黄氏一世始祖。

 

江岭江边黄氏宗祠(黄卓廉提供)


二世祖为居中公(公元1638-1709年),黄朝轩长子,清康熙三十年(公元1691年)携家眷开辟坑梓,在阿婆叫沥河上游的老坑西坑村择地开基立祠,勤俭创家,广置田园,“门第蔚然”,渐成望族。西坑村黄氏宗祠被称为“老祠堂”,又称“洪围”,为“坑梓黄”的总祠,是深圳市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客家宗祠与住宅合一的围龙屋。2001年6月,洪围被公布为深圳市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;2018年3月,被列为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。


老坑西坑黄氏宗祠


经过300多年发展,“坑梓黄”后裔人丁兴旺,至今已传宗接代至十六世,达数万之众,由老坑开拓发展至秀新、龙田、金沙、沙田、坪山、坪地、龙岗、惠阳、大亚湾和广西等地,并开枝散叶于世界各地。


“坑梓黄”代表性客家围


客家围被誉为“夯土的史书”和“客家建筑的活化石”。根据学者调查和研究,深圳地区现存168座客家围,其中龙岗区113座、坪山区53座、大鹏新区2座。而坪山“坑梓黄”家族所建的客家围达30多座,主要集中在坪山坑梓阿婆叫沥河、大沥河流域。如顺着阿婆叫沥河而下,沿河分布有松子坑围、吉龙世居、盘龙世居、洪围(黄氏宗祠)、龙围世居、秀山世居、秀岭世居、新乔世居、新隆世居、龙田世居、龙湾世居等10多座黄氏客家村落,仿佛一串“围屋项链”。


坑梓阿婆叫沥河流域部分黄氏村落分布图

(刘丽川《深圳客家研究》插图)



新乔世居


新乔世居位于坑梓秀新,建成于清乾隆十八年(公元1753年),为“坑梓黄”三世祖黄振宗(号昂燕)创建。坐北朝南,三堂,四横,一倒座,一围龙,四碉楼,一望楼。主楼面宽95米,进深87米,占地面积8265平方米。整体建筑用三合土夯筑而成,间用石料,且从前往后依次升高。


 1932年新乔世居

(美国地质学家彭德尔顿摄)


堂横屋前有天街与前围(即“倒座”)相隔,正门楼内建有牌楼,正面石刻“霄峰拱会”,背面为“戬谷罄宜”。正门前有禾坪、月池,左右转斗门、照墙。祖祠在中轴线的上堂,挂有“文魁”“恩贡”等牌匾,表明黄氏崇文重教、耕读传家的传统。


新乔世居平面图


值得注意的是,上堂背后筑有一座高于前面屋基的斜坡,俗称“花头”“化胎”。带“花头”围屋后部(即“围龙”)呈弧形,单间房组合,中间有望楼,而其余堂横屋均为“斗廊式”单元房组合,这继承了兴梅地区围龙屋的建筑风格,又加以创新。该围楼的碉楼较矮,只比二层围屋高出一个山尖,这是惠阳、深圳地区清代康乾时期客家围楼的特征。2001年6月,新乔世居被公布为深圳市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。


2020年修缮前的新乔世居航拍图

(刘启明提供)



龙田世居


龙田世居位于龙田田段心,建成于道光十七年(公元1837年),为“坑梓黄”六世祖奇纬公(号隽卿)筑造。坐东朝西,三堂,二横,一围龙,四角楼,一望楼。主楼面宽65米,进深73米,占地面积4745平方米。


1943年龙田世居(黄魏峰提供)


围屋三面环水(护楼壕、护寨河,由月池演化而来),西北角架桥、设斗门与外界相通,这是它与一般客家围最明显的不同;主体四面围合,像一颗印,沿着中轴线自外向内依次为倒座、中三堂、后围屋,左右分别为左横屋、右横屋。随着人口增长,在围屋两侧修建了两排外横屋。


龙田世居平面图


围屋二层,角楼和望楼三层,角楼和望楼作锅耳山墙装饰。四角楼之间在瓦面上有通道相连,俗称“走马楼”。整座围楼防守严密、易守难攻,又兼具了居住的舒适性,充分显示出客家围的传统特色。2002年7月,龙田世居被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

2020年修缮前的龙田世居航拍图

(黄魏峰提供)


2022年修缮中的龙田世居

(吴翠明摄)



盘龙世居


盘龙世居位于龙田老坑,建成于清同治三年(公元1864年),为“坑梓黄”八世祖世福公在其母亲的策划下所建。坐北朝南,三堂,二横,四碉楼。主楼面宽57米,进深31.2米,占地面积1780平方米。


20世纪90年代盘龙世居(杨耀林提供)


围屋为砖木结构,夯土墙,木架梁,小青瓦顶。进入大门后即为下堂屋,两侧为横屋,有天井相隔,保留了兴梅地区四角楼的建筑形式,这在深圳地区四角楼中较为罕见。其堂屋内屏风和封檐板上的木雕精美绝伦,亦为其它围楼中所罕见。在坑梓客家围屋群中具有代表性。


此外,盘龙世居保留着小部分精美壁画,分布在中堂及川堂回廊的南北两壁,每壁2幅,共4幅,总面积5平方米,表现了黄氏族人对家业兴旺、家庭幸福的憧憬,生动地再现了客家文化的世俗风情,是研究客家文化的珍贵资料。2018年,盘龙世居被公布为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。


2020年修缮完工后的“盘龙世居”

(刘雯琪摄)


 

参考资料:

1.深圳博物馆编《南粤客家围》,文物出版社,2001年。

2.深圳博物馆编《深圳博物馆基本陈列·古代深圳》,文物出版社,2010年。

3.刘丽川著《深圳客家研究》,海天出版社,2013年。

4.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《黄氏族谱》,民国二十年抄录、一九八年〇年影印《黄氏族谱》,深圳市坑梓黄氏宗亲联谊会编《坑梓黄氏族谱》。

5.黄卓廉《“坑梓黄”简史》《黄氏一世祖朝轩公源流史》《一世祖朝轩公子孙代表性世居建筑》《深圳市坪山黄氏始祖朝轩公后裔表》。

6.王颖《深圳客家城堡式围楼的文化特色》,《客家文博》2019年第2期。

7.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办事处《坪山区龙田街道百年盘龙世居将迎来“第二春”》,2020年6月15日。





▇ 往期推荐 ▇


第十二届小讲解员培训班入围名单出炉,面试等你来~

迷踪之国丨在古滇,邂逅一场田园狩猎之旅

最新招聘丨告别六月,来深博迎接新的开始吧~

环球自然日丨2022年“环球自然日”活动深圳赛区决赛获奖名单出炉!

金木交辉丨只知道潮汕美食?值得细品的还有潮州金漆木雕大神龛



▇ 官方新媒体平台 ▇


订阅号

深圳博物馆

喜马拉雅

听见深博

微博

深圳博物馆


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

回复【开放时间】【场馆地址】【预约】【讲解服务】

获取相关信息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